教育教学

专业教学改革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专业教学改革 > 正文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0-08-03    作者:     来源:     点击: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适用于2020级建筑室内设计专业)

(生源类型:普通高中毕业生)

制定时间:2017年7月

修订时间:2020年8月


目录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二、入学要求

三、修业年限

四、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规格

六、课程设置

(一)公共基础课

(二)专业课程

七、教学进度安排及学时分配

(一)理论课程教学进程表

(二)实践环节教学进程表

(三)学时分配表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二)教学设施

(三)教学资源

(四)教学方法

(五)学习评价

(六)质量管理

九、毕业标准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建筑室内设计。

专业代码:540104。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中毕业生。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土木建筑大类(54

建筑设计类(5401

建筑装饰和装修业(E5010

室内装饰设计人员(2-10-07-06

 

室内测绘;施工图绘制;方案制作;效果图制作;工程项目预决算;装修施工指导

室内设计师X证书

装饰设计员

装饰预算员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具有相关岗位就业水平和专业素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据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建筑装饰业的室内设计师职业群,能够从事建筑室内设计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掌握建筑及室内设计制图与识图知识。

(4)掌握建筑及室内设计相关规范知识。

(5)掌握室内设计艺术与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6)掌握建筑及室内设计材料、构造、施工知识。

(7)掌握室内家具与陈设知识。

(8)熟悉建筑物理与设备知识。

(9)熟悉室内装饰工程概预算知识。

(10)了解室内装饰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知识。

(11)了解室内装饰工程管理与施工组织知识。

(12)了解BIM等数字技术、绿色建筑、健康住宅、节能碱排、集成化设计、互联网技术应用、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等与本专业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及发展趋势。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较强的造型设计、审美与空间想象能力。

(4)具有基础的绘画技能和进行各类空间环境速写的技能。

(5)具有较强的规范制图能力。

(6)具有较强的室内家具设计与选用能力。

(7)具有较强的室内陈设搭配的能力。

(8)具有住宅室内环境、公共建筑室内环境等中小型室内环境设计的能力。

(9)具有较强的建筑室内计算机效果图表现能力。

(10)具有较强的室内施工图深化设计能力。

(11)具有较强的设计文件编制能力。

(12)具有一定的室内装饰工程概预算编制能力。

(13)具有一定的室内装饰工程投标文件编制能力。

(14)具有一定的室内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能力。

(15)具有建筑室内设计、施工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等方面的创新意识,具有根据行业发展趋势、把握市场需求进行创业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

(一)公共基础课 (共46学分)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8学时/3学分)

本课程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他人、正确认识社会,夯实综合素质基础,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课程,引导学生努力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课程讲授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观点思考、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思想困惑。要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72学时/4学分)

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它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毛泽东思想是使中国站起来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是使中国富起来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使中国强起来的理论体系。突出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逻辑。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应凸显问题意识,注重解决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强化实践教学,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3.大学英语Ⅰ(64学时/4学分)

通过该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体现发展性原则。按照普职互通、中高职衔接的理念,进一步夯实英语基础,同时突出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性和实践性,为用而学,学而能用,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英语、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在教学中,将语言基础能力与实际涉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译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化现代教学手段,立体、互动地引导学生开发各种学习潜能。注重思政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树立大国工匠精神以及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4.大学英语Ⅱ(72学时/4学分)

通过该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和未来的职业活动中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认知、理解、活用语言技能,培养良好的学习策略、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营造有意义且直观的语境,让目前无法直接接触职场生活场景的广大学生能够很快进入真实的语言环境;学习职业场景的实用文体,并从语言在现实生活中实际运用的角度设计相关活动,培养学生把握真实工作语料的能力。学生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国际视野更加宽广,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进一步增强。

5.计算机应用基础(64学时/4学分)

通过该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和相应的文化素养。该课程主要围绕认识计算机系统、Windows 7操作系统、Office2010、计算机互联网等教学模块来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实例引入,理论解析,情景模拟等教学环节,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在校期间要求学生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课程的学习和考证的督促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技能训练和关键能力培养转化为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今后能够迅速地适应和从事其他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6.体育与健康(140学时/8学分)

本课程分4个学期开设,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形成学生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院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按照《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中的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个人锻炼计划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7.心理健康教育(32学时/2学分)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实意义,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心、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整体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基础。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自我意识,自我认知,悦纳自我;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学习心理;挫折应对与意志力培养;职业规划发展;健全人格的养成;常见心理问题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等。

8.就业指导(38学时/2学分)

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各专业学生了解我国、当地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根据自身的条件、特点、职业目标、职业方向、社会需求等情况,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选择适当的职业,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对学生进行职业适应、就业权益、劳动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促使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9.创新创业教育(36学时/2学分)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识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观念,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10.形势与政策(32学时/1学分)

本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课程主要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密切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情、世情、国情教育。通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事实,培养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适应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大学生在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期的时代背景下,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11.军事(148学时/4学分)

本课程由《军事理论》《军事技能》两部分组成,《军事理论》教学时数36学时,记2学分,《军事技能》训练时间14天112学时,记2学分。军事课以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遵循,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着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为重点,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建设国防后备力量服务。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12.劳动教育(16学时/1学分)

本课程包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专题教育,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通过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突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树立正确择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懂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刻道理;注重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

(二)专业课程(共124学分)

1.专业素质课(共34学分)

(1)艺术造型训练(72学时/5学分)

本课程为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学习素描、色彩的基础造型知识。掌握光影与色彩、结构与透视等专业基础知识的技能训练,学完该课程后,可进行基础形体建筑空间等的造型表现,加强学生的装饰专业基本功的练习和巩固。同时,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

(2)构成设计(56学时/4学分)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生使用构成设计语言表达、树立空间概念而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平面和立体空间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建筑手绘表现技法I(80学时/5学分)

本课程着重培养建筑室内设计从业人员的常用手绘设计表现技能,课程主要讲授表现技法概述,设计表现的工具与材料,表现图的构图、实用透视作图法与色彩,设计草图表现技法,以及其它各种常用手绘表现技法等内容,使学生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设计表现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同时,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

(4)手绘技法表现II(40学时/3学分)

主要学习设计草图表现技法,水彩、水粉等表现技法等内容。学习完该课程后,可独立完成建筑、室内效果图的手绘制作,参与国家级、省级以及校级设计技能大赛,以此加强在校学生的专业素养,鼓励创意出新、出彩、出巧,推动装饰设计技艺水平的提高。同时,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

(5)建筑装饰制图I(40学时/3学分)

本课程为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是学生向工程实践学习的过渡和转折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基本识图、绘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手工和计算机绘图的实际技能。采取项目化的实践教学,在完成各个学习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绘图知识和识读工程图纸的能力。同时本课内容紧扣1+X证书考核体系培养,为1+X证书取得打下基础。

(6)Auto CAD(40学时/3学分)

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讲授使用Auto CAD软件绘制和识读建筑装饰图样与装饰施工图纸的基本方法,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素质课。主要内容包括CAD设计软件介绍主要功能、优点及缺点,讲授AutoCAD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演示软件的操作使用,抄录工程图纸、图样等部分。通过本课程学习,熟练掌握操作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并具有绘制专业设计图纸的应用能力。本课内容紧扣1+X证书考核体系培养,为1+X证书取得打下基础。

(7)高等数学Ⅰ(64学时/4学分)

《高等数学Ⅰ》由一元函数微分学、积分学两大部分组成。其中,一元函数微分学包含一元函数的概念、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及一元函数微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等;一元函数积分学主要包含不定积分、定积分与定积分的具体应用等。同时,部分章节还涉及常用数学软件MATLAB等的简介与使用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大学生掌握微积分的基础知识、运算方法及具体应用等,以便为大学生后继课程与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思维方法。本课程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对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能力、科学精神以及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8)高等数学Ⅱ(32学时/2学分)

《高等数学Ⅱ》主要包括多元函数的微分学和积分学,常微分方程,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级数等内容。在本课程中,确立了培养大学生“吸收、转化、求解、创新”四个方面为主线的教学改革新理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大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消化、吸收工程概念与工程原理的能力;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利用计算机与相关软件包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善于归纳、类比、分类、联想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本课程作为《高等数学I》中相关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对提升大学生智力水平,完善大学生人格修养,提高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均具有较为突出的推动作用。

2.岗位技能课(共41学分)

  1. 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102学时/6学分)

    本课程为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学习建筑装饰材料的种类及施工方法,各类装饰材料及施工项目,如抹灰工程、门窗工程、地面工程、吊顶工程、饰面工程、涂饰工程、幕墙工程、隔墙与隔断工程、裱糊与软包工程、细木工程等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等内容。

  2. 住宅室内设计(70学时/4学分)

    本课程是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专业技能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类型住宅的功能要求,结合客户的生活、心理需求,科学规范进行室内平面布局、空间规划和软装搭配的能力。通过学习不同类型的住宅室内设计及装饰、装修、施工等问题,包括住宅室内设计原理、不同类型的住宅室内设计、住宅室内装修施工和材料、特殊人群(老人、儿童、残障人)居住空间的设计和方案展示、沟通洽谈等内容,夯实学生的设计理论基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方案设计和展示,同时,引导学生立足现实、扎根基层、深入生活,关注不同人群需求,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和设计观。

    (3)室内设计软件制作(130学时/8学分)

    本课程是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岗位技能课程,同时也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培养建筑装饰从业人员的常用室内设计软件表现技能,课程主要讲授AUTOCAD施工图绘制、3D MAX软件中三维建模、二维建模、修改器建模、材质、渲染等几部分组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软件完成设计思想,表现设计方案,完成设计交流。

    (4)建筑装饰制图II(30学时/2学分)

    本课程为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从事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装饰施工图识读与绘制的初步能力,能正确的识读常见的装饰施工图纸,了解组成房屋的各部分的做法,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本课内容紧扣1+X证书考核体系培养,为1+X证书取得打下基础。 

    (5)建筑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72学时/4学分)

    主要学习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及管理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是将流水施工原理、网络计划技术和施工组织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使学生掌握施工流水作业的基本原理、组织方法及网络计划的基本知识,掌握合理选择施工方案的方法及编制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设计施工平面图的方法,具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与对建筑工程进度的控制能力。

    (6)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72学时/4学分)

    本课程主要讲授建筑工程计价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侧重对学生进行建筑工程定额的应用、建筑工程工程量的计算、建筑工程费用的计算、投资控制等基本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识图能力及应用计算机软件的能力。

    (7)公共空间设计(70学时/4学分)

    通过对公共空间设计的系统学习,熟练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程序、及设计表达能力。同时以设计项目引导和任务驱动的案例实训,熟悉领会公共空间装修设计的材料、工艺、管理、预算、施工综合项目策划、设计与运作能力。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 展示设计(40学时/2学分)

    本课程通过对展示设计的概念、展示设计的风格流派、展示设计的基本原理及人机工程学在展示设计应用、展示照明设计、展示色彩设计、展示道具设计、展示专题设计等知识的讲授,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于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设计程序等有系统的了解,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展示空间设计的能力

    3.实践性教学环节 (共43学分)

    (1)行业认知实习(1周/24学时/1学分)

    认识实习是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目的是通过学生走访参观装饰行业企业与专业市场考察,开拓学生专业视野、培养学生设计调研与综合分析的能力。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和总结实际生活中专业知识的应用。通过认识实践使学生熟悉行业的概况与发展,为今后开展的专业学习做好心理建设和准备。

    (2)风景写生(1周/24学时/1学分)

    风景写生课程是让学生学会用绘画的语言去再现自然的美。对民族建筑进行探究,把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归纳自然形态、创造自我对自然感受的新形态。同时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学会敏锐的观察和捕捉物象的能力。将大自然中的造型形态及光和色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观察,把不同时间的光影关系和对物象的感受通过绘画语言反映出来,使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和认识自然美,提高艺术造型能力。

    (3)建筑材料与施工实训(1周/24学时/1学分)

    本课程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对于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的熟悉和操作能力。学生通过本课程模块的学习,能够自行独立完成基本施工技术操作。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掌握材料、施工的基本知识和施工技术及分类等理论知识,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4)毕业实习(36周/864学时/36学分)

    毕业实习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主要有:装饰装修设计员、装饰装修施工员、资料员、造价员等。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巩固和完善建筑装饰材料、建筑制图基础、建筑构造、建筑装饰施工工艺、建筑装饰工程预算、施工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同时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和技术应用,并具备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与经营的基本素质,能够在建筑公司、装饰公司、建筑及装饰设计单位、房地产或装饰工程监理单位等从事施工、设计、监理、造价等专业岗位工作。

    (5)毕业设计(4周/96学时/4学分)

    毕业设计的目的使同学在教师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工程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要求达到如下目的:熟悉室内装饰设计的施工设计流程,掌握程序中的主要工序,了解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以及室内设计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室内方案的设计和施工图、效果图表达和施工项目的装饰预算报价。

    七、教学进度安排及学时分配

(一)理论课程教学进程表


建议修

读时间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核心课程

课程

性质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周学时

课程

类别

备注


理论

实践


(16+4周 )

SZ3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必修

 

 

3

48

32

16

3

公共基础



GJ3001

大学英语Ⅰ


4

64

50

14

[4]

公共基础



GJ3003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64

32

32

4

公共基础



GT3001

体育与健康Ⅰ


2

32


32

2

公共基础



JW0001

军事理论


2

36

36


2

公共基础



RW3200

心理健康教育


2

32

32


2

公共基础



GJ3009

高等数学Ⅰ


4

60

60


4

专业素质



JZ3609

艺术造型训练

*

5

72

32

40

[9*8]

专业素质



JZ3151

构成设计

*

4

56

26

30

[7*8]

专业素质




合计

30

464

300

164

29




16+ 4周)

SZ3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必修

4

72

36

36

4

公共基础



GJ3002

大学英语Ⅱ


4

72

50

22

4

公共基础



GT3002

体育与健康Ⅱ


2

36


36

2

公共基础



GJ3006

高等数学Ⅱ


2

32

32


[2]

公共基础



JZ3610

建筑手绘技法表现I

*

5

80

30

50

[8*10]

专业素质



JZ3613

室内设计原理


3

40

25

15

[4*10]

专业素质



JZ3173

AutoCAD

*

3

40

20

20

[10*4]

专业素质

1+X”证书课程


JZ3274

Photoshop cs


2

24

10

14

[6*4]

专业素质



JZ3132

建筑装饰制图

*

3

40

20

20

[4*10]

专业素质

1+X”证书课程


JZ3154

建筑装饰简史


选修

2

32

20

12

2

专业选修



JZ3615

创意绘画


2

32

20

12

专业选修




合计

30

500

253

247

28




17+3周)

GT3003

体育与健康Ⅲ


必修

2

36


36

2

公共基础



SZ3005

就业指导


2

38

30

8

2

公共基础



JZ3616

建筑手绘技法表现II

*

3

40

10

30

[4*10]

专业素质



JZ3619

室内设计软件制作


8

130

30

70

[13*10]

岗位技能



JZ3141

建筑装饰制图II

*

2

30

15

15

[5*6]

岗位技能

“1+X”证书课程

 


JZ3630

Sketch Up 草图设计


2

36

16

20

[6*6]

岗位技能



JZ3631

家具与陈设设计


2

36

16

20

[6*6]

专业素质



JZ3629

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

*

6

102

40

62

6

岗位技能



JZ3165

洽谈艺术


选修

2

34

20

14

2

专业选修



JZ3129

室内软装饰设计


2

34

20

14

专业选修




合计

29

482

177

275

28




18+2周)

GT3004

体育与健康Ⅳ


必修

2

36


36

2

公共基础



SZ3006

创新创业教育


2

36

28

8

2

公共基础



JZ3134

住宅室内设计

*

4

70

20

50

[7*10]

岗位技能



JZ3635

公共空间设计


4

70

20

50

[7*10]

岗位技能



JZ3636

展示设计


2

40

10

30

[4*10]

岗位技能



JZ3111

建筑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


4

72

50

22

4

岗位技能



JZ3139

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


4

72

40

32

4

岗位技能



JZ3625

模型制作技术


3

40

10

30

[10*4]

岗位技能



JZ3626

景观小品设计


2

32

10

22

[8*4]

岗位技能



JZ3162

室内环境设备


选修

2

36

20

16

2

专业选修



JZ3114

建筑法规


2

36

20

16

专业选修




合计

29

504

208

296

28




第五学期

20周)

JZ3193

毕业实习

36


36


第六学期

20周)


JZ3194

毕业设计

4






4



合计

40








公选课

参看公共选修课汇总表,其中公共艺术类要求在《艺术导论》《音乐欣赏》《美术鉴赏》《舞蹈鉴赏》《影视鉴赏》《书法鉴赏》《戏剧鉴赏》和《戏曲鉴赏》8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至少修读2学分。

从限定选修课汇总表中选择4门修读,至少修读8学分。

至少12学分



《形势与政策》课程性质为必修课,课程类型为公共基础课,课程代码SZ3003,每学期8学时,共32学时,1学分。



(二)实践环节教学进程表


序号

实践环节名称

代码

学分

内容

学期

周数

场所

说明

1

军事技能

JW0002

2


1

2

校内/校外


2

行业认知实习

JZ3166

1

对行业工作流程进行认知学习

2

1

校外


3

风景写生

JZ3178

1

建筑风景写生

2

1

校外


4

建筑材料与施工实训

JZ3628

1

建筑材料与施工实训

3

1

校内


5

毕业实习

JZ3193

36

建筑装饰公司进行设计

56

36

校外


6

毕业设计

JZ3194

4

住宅室内设计、

公共空间室内设计

6

4

校内/校外


7

劳动教育

JW0003

4


1234

1

校内


8

社会实践

JW0004

4


1234

1

校内/校外



(三)教学活动学时分配表


课程类型

课程性质

学分

学时分配

学时比例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公共基础课

必修课

46

762

358

404

23%

选修课

12

224

224


7%

专业(技能)课

必修课

124

2246

542

1704

67%

选修课

6

102

60

42

3%

合计

188

3334

1184

2150

100%

比例



35%

65%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比例为17:1,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4人,中级职称教师4人,初级职称教师2人,双师素质教师8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为80%,专任教师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比例较为合理。

2.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具有建筑装饰工程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有相关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具有副高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建筑装饰与装修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兼职教师主要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1. 专业教室

    专业教室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

    校内实训室能够满足《艺术造型训练》、《AUTO CAD》、《住宅室内设计》、《建筑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展示设计》、《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等课程教学、实习实训。

    (1)建筑装饰材料、构造及工艺展示室

    建筑装饰材料、构造及工艺展示室针对外墙、内墙、地面、吊顶、隔墙、厨卫、门窗等装修部位配备石材、瓷砖、金属型材和板材、人造装饰板材、滁饰材料、裱糊材料、木饰面及木制品、胶、五金等常用装饰装修材料,配备开关、插座、电线、线管、风口、灯具等常见装修设备材料,配备钻孔、切割、涂饰、抹灰、裱糊、铺贴等常用小型机具,并提供机具介绍;应配备常规的隔墙构造、墙面构造、吊顶构造、地面构造、门窗构造、水路、电路等装修构造实物和图纸展示图,并描述构造的施工工艺;用于建筑工程概论、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2)综合设计实训中心。

    综合设计实训中心配备LED大屏幕、虚拟现实(VR)设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安装AutoCAD、3DMAX、Sketch Up、Photoshop cs、展视网虚拟现实设计等软件;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用于施工图绘制、三维模型展示、装饰施工模拟,满足绘图软件和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3)建筑装饰施工实训室

    建筑装饰施工实训室的场地一般包括材料堆放区、实训区等,面积和设施能满足隔墙、墙面、吊顶、地面、门窗等常规装修施工操作训练和教学;实训区域能重复使用;配备安全帽、手套等防护设备,相关安全警示标志明显;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用于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天棚装饰施工、墙面装饰施工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3.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目前多家省内企业能够提供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相关实习岗位,涵盖当前建筑装饰装修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与多家装饰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能够开展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相关实践教学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严格执行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

    4.信息化教学

    专业教学可利用国家级、省级教学资源库等辅助教学,我院几年来自主开发建设的精品课、精品在线共享课等资源可用来辅助教学,学院有“学习通”教学平台,教师可利用平台辅助教学,也可引导学生在平台上自主学习,线上和线下师生互动,提升教学效果。另外我院图书馆和网上大量的电子类资源都可供信息化教学使用。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优先选用近期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和获奖教材以及行指委推荐教材,也可选用由我院教师参编的经过充分论证的校企合作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有关建筑装饰装修设计、技术、标准、方法、操作规范以及实务案例类有关图书,行业政策法规资料、有关职业标准定额,施工图集、方案图集资料专业期刊(含报纸)等。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应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能满足教学要求。

    (四)教学方法

    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鼓励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普及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模块化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坚持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手段多样化,采取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多种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学,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评价包括学生出勤、提交作业情况、课堂提问、单元测试、小组互评、自评等内容,建立评价手册,对教学过程及时进行评价、调整,终极评价是学期末的最后一次评价,采取题库抽题、技能测试、论文等行式进行。

    (六)质量管理

    1.学校和二级院系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学校和二级院系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学校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研室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

    九、毕业标准

    1.所修课程(包括毕业实习)成绩全部合格,修满188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46学分,公共选修课12学分,专业素质课36学分,岗位技能课41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

    2.取得第二课堂6学分。

返回顶部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首頁|欢迎您